文章
                • 文章
                • 產品
                搜索

                新聞中心

                Press center

                首頁 >> 行業動態 >>會員動態 >> 【副會長單位】中國院作品 | 六安市葉集區文化中心
                详细内容

                【副會長單位】中國院作品 | 六安市葉集區文化中心

                來源: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公號    


                圖片 1.jpg

                六安市葉集區文化中心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未名湖湖畔北側,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5 886 m2,包含影劇院、圖書館、文化館、規劃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功能空間。葉集的文化背景豐富且多元,擁有“安徽西大門”“大別山門戶”“木模板之鄉”“史河明珠”等諸多稱號。然而,這諸多抽象的文化意象,也給葉集城市宣傳部門帶來了苦惱:到底哪些才是葉集地區真正的文化特質?如何也能恰當地在規劃建筑設計中反映這些特質中,并使其成為到訪游客傳頌的記憶?基于對以上問題的針對性回應,設計團隊從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與綠色理念的策略整合兩方面著手,最終為葉集完成了一個擁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當代綠色低碳示范建筑。

                圖片 2.jpg

                ▲ “縱橫水街”主導的方案生成

                圖片 3.jpg

                ▲ 傳統“水街”利用多層次的跌落關系解決人員活動與防汛需求

                圖片 4.jpg

                ▲ 盛世卷軸


                01

                萬水歸集,文化卷軸

                朝靄含翠繞遠峰,棹歌遙聞水天同!比~集詩人李霽野的詩詞中反映了葉集“以水為生”的城市特質。史河、史河干渠、灃河西渠三條水系包圍葉集城市外側,向城市中心滲入后形成毛細血管般的水系網絡。本項目用地南側的未名湖是葉集城市水系網絡中的重要節點,與史河水系直接連通。規劃用地內對水域藍線的控制要求,表達了城市規劃部門對項目凸顯城市水環境空間的強烈關注。古書有云:“邑中舟車之集,商賈所輳,以葉家集為最!比~集之“集”字可引申為集市、集聚、集大成之意,自明代葉姓商賈在此立埠開市以來,葉集一度成為史河規模最為龐大的商業中心,其市井繁華,盛極一時。葉集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城市濱水空間的發展史。

                圖片 5.jpg

                ▲ 建筑環抱中心湖夜景

                圖片 6.jpg

                ▲ 總平面圖

                由此,設計團隊將葉集文化的精髓歸結為“水”與“集”兩大特質,并提出“萬水歸集,文化卷軸”的設計理念!叭f水歸集”指設計的規劃布局圍繞場地內的中心湖展開,建筑呈環抱狀并依附于人工湖畔,成為生態自然的底景。各文化場館間留出水景通廊,并導向中心湖體,形成放射、向心的水網脈絡,呈“萬水歸堂”之勢,暗示項目是城市發展與市民生活的焦點核心,并促使項目成為一個水景自然與建筑和諧共生的文化水景公園。

                圖片 7.jpg

                ▲ 水街人視夜景

                圖片 8.jpg

                ▲ 一層平面圖

                一方面,“文化卷軸”體現為建筑依靠穿孔鋁板形成完整、連續的形體特征,其走勢西低東高,猶如水面上舒展開來的一幅畫卷,最終于入口段(大劇院)扶搖直上,暗示葉集再創明日輝煌;另一方面,“文化卷軸”為建筑與水面間形成的環湖水街,賦予了葉集獨有的主題定位,通過營造不同景觀場景的氛圍,展現葉集“漁家往昔,明清盛世,百舸爭流,改革先鋒,再創輝煌”五個歷史階段不同的風貌特點,讓環湖水街成為展現葉集歷史發展的時空卷軸。

                借由“萬水歸集,文化卷軸”的設計理念,設計團隊期待建成后的六安市葉集區文化中心成為一幅當代的“清明上河圖”,展現當代葉集發展之盛況。

                圖片 9.jpg

                ▲ 半室外“湖畔客廳”引導公眾活動


                02 

                濱水客廳,健康生活

                場地的開放空間體系從建筑與中心水景間形成的卷軸——“水街”展開,并以此串聯各個場館。該水街一面臨水,一面靠屋,人在之間上下游走,與葉集傳統的水鄉體驗如出一轍。水街與場館的主要入口門廳無縫連通,內外滲透,通過外部街道的寬窄尺度變化,承載不同城市公共活動的使用需求。水街自身根據濱水防汛的高差形成豐富的跌水層次,同時具備多層凈化功用。設計根據海綿城市原理實現景觀水池用水的自我循環利用。

                圖片 10.jpg

                ▲ 圖書館門廳

                東側科技館與少年宮部分功能體量相對較小,因此設計采用跌落式的多層平臺消解建筑體量,層層出挑的平臺猶如輪船甲板,給各層使用人群提供多樣性的湖景體驗,并在行為方式上與葉集發達的航運歷史相呼應。甲板系統從地面層上升,并通過各層不同高度的平臺連接四大場館,方便使用的同時,為下方“水街”提供一條遮陽擋雨的檐下空間路徑,回應了葉集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

                圖片 11.jpg

                ▲ 挑檐與甲板空間遮陽擋雨

                “水街”與“甲板”共同形成了文化中心的開放空間體系。該項目順應地域氣候特征,承載公共活動,并將傳統的室內共享空間與交通空間延伸到室外,讓建筑與外部空間共同構成一個面向自然開敞的“濱水會客廳”,引導綠色健康的室外生活方式。

                圖片 12.jpg

                ▲ 北側入口

                圖片 13.jpg

                ▲ 綠色調蓄策略


                03

                化零為整,功能共享

                對于區級文化中心而言,25%的建筑密度條件使用地顯得頗為寬裕,分散式的布局方式在如此廣闊的用地上難以體現標志性。因此,設計選擇相對集約的方式布置四館,并通過穿孔外遮陽鋁板表皮形成完整、連續的城市形象。根據功能規模形成的體量關系東低西高,在面向新城方向(西側)實現體量與空間的強化與放大,猶如巨輪出水啟航,以此回應葉集航運亨通的時空傳承。

                圖片 14.jpg

                ▲ 紀念館入口

                集約式的建筑布局促進各場館之間的高效連接與功能共享,設計考慮到業主后期使用時的多變需求,盡量將豎向交通空間與后勤輔助空間集中于北側設置,從而在南側獲得大開間、大進深的自由空間。該空間可滿足展覽、閱讀、多功能會議等多種使用需求,如影劇院旁的文化中心在特殊期間可快速轉換為會議等空間,滿足多會議同時召開的需求。

                圖片 15.jpg

                ▲ 文化館前濱水客廳

                圖片 16.jpg

                ▲ 穿孔金屬板為半室外空間提供遮陽


                04

                理水導風,綠色調蓄

                葉集地處夏熱冬暖氣候區北部,夏季日照強烈,梅雨季節相對集中。因此,設計團隊將建筑的自然通風與自遮陽設計作為回應氣候的主要方向。在總體布局方面,環繞放射式的布局可確保各功能建筑間留有水景通廊,水陸風促進周邊氣流向中心湖匯聚,加速帶走建筑外表面的熱量。夏、秋過渡季的主導風由南側經水面降溫后進入室內,降低室內溫度,從而減少空調的能耗負荷。建筑面向水面一側設置的“甲板”平臺系統為建筑提供遮陽、擋雨功用,同時面積為1,825m2 的室內交通空間被轉換為半室外非用能空間。這些空間立面借助輕量化的建材——穿孔鋁板,確保室內通風透氣的同時,兼具遮陽效果。夏季,各層平臺依靠其良好的舒適度成為室內展覽、閱覽、休閑等活動的延續性空間,室內外相互連通。在借助空間調蓄方法的基礎上,項目通過低造價、極少的設備投入獲得一個高性能的綠色低碳示范建筑。業主方提供了項目建成后近一年的數據,由此可知建筑每年約節能能源157,700kW·h,全壽命期減碳量預估達5,520t。

                圖片 17.jpg

                ▲水景通廊


                工程地點:安徽省六安市

                設計時間:2017年

                建成時間:2022年

                用地面積:123,730 m2

                建筑面積:25,886 m2


                設計主持:劉恒、王斌


                建筑專業:徐風、高林、楊茜、楊力吉、鄒航

                結構專業:葉左群、金輝、劉曉娟、王方舸

                給排水專業:洪偉、經久松

                暖通專業:王平、云嶺東、曾學柏、竇燕琦

                電氣專業:馮菊梅、宋海彬、張卉、賈澤宇

                景觀專業:尹迎、王洪宇、李潤澤


                合作設計:上海寬創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陳及室內)


                攝  影:李季


                •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石龍經濟開發區美安路1號IDM智能科技園
                • 郵箱:bcdaorg@163.com
                • 辦公室電話:010-63379226                         傳真:010-63379226
                • 郵編:102308
                • 版權聲明: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京ICP備2022005253號-1   Powered by bcda

                           

                掃一掃關注我們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63379226
                - 客服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seo seo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恋情,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狼狼狼974,国产一级婬片永久免费看,最新a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伊人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 亚洲婷停五月天激情欧美 久久性爱AV一区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亚洲无码视频网址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最新三级强a乱在线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