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Press center
|
【理事單位】中鐵建設集團 | 進工地、進一線、進班組!重慶東站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來源:中鐵建設集團公號 連日來 中鐵建設黨委通過中心組學習等形式 多渠道、多方式、多載體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 進工地、進一線、進班組 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 由中鐵建設承建的重慶東站項目 是全國在建最大 站城景融合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之一 總建筑面積122.28萬平方米 總規模為15臺29線 項目團隊利用宣傳欄、海報、學習手冊等載體 將學習宣貫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一線建設者中 凝心聚力向承軌層主體結構施工發起沖刺 前往工地的大巴車即將發車 施工隊鋼筋班組長李小全打開車載音箱按鈕 播放黨的二十大報告音頻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已納入隊伍宣傳教育模塊 做到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全覆蓋 當晚要舉行黨的二十大知識競賽 架子工班組長張剛想在各家隊伍中拔得頭籌 特意叮囑組里46名工人 要充分利用工人夜校 知識問答、模擬考試等機會加強學習 “參與建設國家的重點工程,咱的理論知識不能落下” 三區主體結構施工隊伍負責人吳小剛說 項目黨支部書記齊忠富提前30分鐘到會議室 為當天“學習二十大 建功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做準備 這支黨員先鋒隊參與過 “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中老鐵路 “2022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鄭萬高鐵建設 這次又將黨旗插在了重慶東站施工建設一線 四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展板搬進施工現場 技術部長邵榮超一邊指導安裝 一邊打開現場LED顯示屏 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視頻更新上傳至后臺 10條橫幅、20張海報 懸掛粘貼在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醒目位置 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開工建設以來 生產經理張紅星采用單元網格化管理施工現場 將績效考核與工作業績相掛鉤 項目率先完成站房首段地鐵主體結構施工 僅用4個月完成了年度產值目標的80%以上 他也因此連續2個月 被客站建設指揮部評選為“每月一星” 每天來休閑驛站茶歇的工友絡繹不絕 莫曉輔是四川屏山縣人 得益于國家脫貧政策 他實現了從貧困山村到城市安家的夢想 與工友們暢談二十大報告中的好政策 每次聊完都不忘帶上一句 “戴好安全帽 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塔吊司機胡小兵 利用工作間隙 翻開黨的二十大精神知識題庫 他對安全生產深有體會 中鐵建設升級安全管理舉措 自主研發跟鉤算法 吊鉤可視化和群塔防碰撞系統 確,F場20多臺塔吊同時作業 現場215臺施工機械協同作業 灑水車司機廖德平上崗前都要看一下 現場噪音揚塵監測系統顯示數據 操控著噴灑的方位 一天要繞工地轉近20圈 現場3.5公里的圍擋噴淋系統、40臺霧炮機 20套塔吊噴淋系統 持續改善現場作業環境 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獻力 1、2、3……2514、2515、2516 6個小時、2516個核酸采集信息錄入系統 自開工以來,7天一次的全員核酸檢測雷打不動 身為黨員的安全總監王雷 帶領防疫青年突擊隊 一人一卡建立勞務工人防疫檔案 手把手幫助無碼人員申請渝康碼 分批、分點上門服務,方便工人采集核酸 把核酸檢測效率提升1.2倍 實現“零輸入、零感染”目標 經過2個小時的論證 258m標高承軌層超長大體積混凝跳倉法等 2項施工方案 在專家論證會上獲得一致通過 長達4個月的準備、62次對接溝通 難點最終成為亮點 方案實施后,將為項目節約周轉材料近萬噸 項目總工程師江志遠如釋重負 推動建筑施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項目團隊永遠在路上 項目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 積極參加線上答題活動 最終選出20名優勝者 混凝土工張飛以滿分完成了20道題的考試 成為了基層宣講員 下一步項目將繼續開展系列宣講活動 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 焊花沒有停歇 思想的火花也還在BIM模型室碰撞 創新是第一動力 先后參與過北京朝陽站、拉林鐵路等 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BIM工程師張少南 帶領團隊運用中鐵建設自主研發的 156項目管理數智建造平臺 深入開發重慶東站實景三維交通組織決策系統 解決多層次立體交叉作業 山城道路運輸不便等施工難題 提高施工組織效率 布置完工作群里夜間值班工作后 項目負責人李雙來回到辦公室 他翻開黨的二十大精神知識手冊 伏案記錄著學習體會 身為中國鐵建第十屆“十大杰出青年” 他默默地在黨員筆記本上寫下 理想、擔當、吃苦、奮斗…… 自2022年5月進場以來 中鐵建設人奮戰188天 完成產值8.1億元 單月最高產值2.2億元 創造了全集團鐵路站房單月施工產值記錄 超前完成前三季度施工任務 以實際行動踐行交通強國使命 加快構建發展新格局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